衣若芬是一位台湾歌手,她的歌曲融合了西洋流行音乐、古典音乐和台湾民谣,并以富有创意的歌词写作而闻名。
她出生于台中市,从小学习乐器,富有极高的音乐热情和天才。长大以后开始歌唱生涯,并以其独特的歌声为台湾获得了国际知名度。
这样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,大家在和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ChatGPT“玩”的时候,大概都有经验吧。ChatGPT的数据来源截至2021年,所以2021年之后的信息就无法含括,可是维基百科和百度都有我的词条呀,虽然不是我创建的。除了“台湾”和“她”,ChatGPT并不知道“衣若芬”。
相对的,带有ChatGPT升级版GPT-4功能的Bing AI就提供查询结果的网路链接,组织出较为准确和完整的“衣若芬”,还加上文图学方法、教学互动风格、写作 “充满画意和诗情”,以及衣若芬对AI和机器人的态度。
是的,我很早就对AI非常感兴趣,尤其是AI生成艺文作品。我们总认为艺文创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没有主体思想和情感的人工智能即使生成艺文作品,通过图灵测试,分辨不出作品的源头是人脑还是电脑,仍然“没有温度”。我谈过AI写旧体诗和白话诗,主张从拆解AI生成诗的步骤,反推回我们学习创作的实验。
在文图学课堂,每个星期的“动手做”练习,我鼓励同学们前几周自己做,然后配合区别真假新闻、认识“后真相”,做“人类”和“人工”智能作品的 比较,进而尝试各种生成物件的网站或应用程式,解析生成物件的结果、归纳使用体验,思考应用场景和可能获利“变现”的机会。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职业,是二十年前人们想象不到的。我和学生一起想,还有什么工作是不久的未来我们能够维持生活,不一定要上班,甚至达到财务自由的呢?
明显看得到,去年文图学课程的AI作业比过往几年丰富多样,不只是AI生成诗、歌词、小说、图片,还有不少音乐和视频创作的资源,令我大开眼界!为了提供我在《联合早报》专栏的文章配图,我组合照片和图像,指令AI输出特定风格的新图。一位同学直接在需求栏键入“Professor Yiruofen”─出现白衬衫,黑西装,打着灰蓝领带的长发人物右侧脸,竟然貌似班上另一位男同学,爆笑全场!
我也尝试智能语音生成字幕,“图文成片“一键转音频和视频,让影音制作快捷到宛如“高铁直达”。不过“图文成片”的图像版权不明,我领教了一回,就搁置了。这帮助我识别一些Youtuber的基本招数,以及内容生产的科技手段,明白文图时代的大趋势。
最近功能强大的ChatGPT似乎震撼了教育界,一些学校思索评估ChatGPT在学术研究的位置,或是制定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的对策。我任职的大学建议包括:
ChatGPT 不能列为作者。
ChatGPT 的任何使用都应在前言、研究方法、致谢词中提及。
作者应该说明用于在论文中生成文本的任何提示,包含来自 ChatGPT 的文本的部分以及使用 ChatGPT 产生的想法。
教学方面的立场是:“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,以道德和批判的方式有效地使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,帮助他们通过综合思想、进行深入分析和创造性地工作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。”并且举行会议,集思广益。
有了几年累积的经验,我对ChatGPT的“来势汹汹”一点儿也不恐惧。我知道已经有同学利用来生成销售文案、辅助写读书报告、会议纪要等等,我们拥抱AI,合理合法使用。只要稍加询问,就晓得哪些是AI作者的贡献,关键是我们对于学生水平的了解。
我好奇的是,会不会在平行宇宙中,果然有一个国际歌手衣若芬?拿AI生成的“Professor Yiruofen”“喂”给GPT-4,能不能找到真实的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