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寫哀悼王叔岷老師的唁文,上網想多查一些有關王老師的資料,同時,更想知道網路媒介如何報導王老師逝世的消息。
結果,意外地,王老師晚年長期執教的台灣大學中文系、擔任學術諮詢委員的中研院文哲所的網頁上,一點訊息也沒有。王老師任職的中研院史語所,在首頁刊出了消息,不過內容有誤,把王老師的詩集《南園雜詠》寫成了《南園雜誌》。台灣中國時報在8月26日登的新聞,大概是從史語所得來,也寫成《南園雜誌》。我是8月27日收到國科會寄來,台大中文系請國科會代發的電郵,公告訂於9月2日於台大文學院舉行追思會。
王老師雖然一生作育英才,著作等身,但不是學術界的明星,更非社會要聞之主角,哲人其萎,媒體反應冷淡不足為奇。一位大陸的網友不知在哪裡得到了王老師逝世的消息,在部落格發布,語末又帶著保留的口氣表示:沒有在台灣的媒體看到消息,不能證明真偽。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,我是很尊敬的。
我們已經活在被媒體操控的時代,平面或電子的新聞,尤其是網路,是資訊的來源,也是謠言的淵藪。好像是在「百度」上,看到寫著王老師1973年退休,其實應該是1983年。1973年時,王老師還在南洋大學教書。網路上所有關於王老師生平或小傳的文字,幾乎都抄襲複製這一資料。更可笑的,竟然有「王叔岷,複姓王叔,名岷」的說法,簡直荒唐離譜極了。
一生研治訓詁校勘的王老師,在天有知,恐怕只有搖頭嘆息。身後的世界,即使曾經任職的單位,連他的著作書名都會寫錯,何況小輩們信筆胡謅,廣為流布。訓詁校勘,果然是「絕學」啊!
人走了,茶就涼了。
日後,也許連那茶杯也杳如黃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