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2024 年 9 月 11 日 下午 1:37

衣若芬 I LOFEN

天地大美.人文長青.衣若芬陪你一起悠遊 Discover Endless Beauty, Nurture Timeless Humanity, Wonder Alongside I Lo-fen

這一家日本的”爆彈荷爾蒙”賣的是牛內臟(衣若芬攝)

你有沒有注意到,近些年的演藝節目裡,男性藝人越來越陰柔?幾位走紅的男歌手以能用女聲演唱著名,或是遊走於兩性的歌聲,自由切換。不唱女聲的男歌手,曲調和旋律偏向委婉溫情,甚至長相/扮相也偏女性化。那些陽剛豪邁的男性,到哪兒去了?
這麼說,好像非常政治不正確。這年頭,講求跨界“(我自己不也在從事跨界的研究嗎?我的書名裡面還有跨界兩個字哩!)性別的陰陽二分法,早就過時了!怎麼我還停留在19世紀啊?何況,在更早的古代,音樂戲劇的男扮女裝反串、文學寫作的模擬代言筆法,也並不罕見。
再來,女漢子中性人不也一樣受歡迎嗎?
且慢,容我先說明一下。
我說的帶引號的男性,既指生理性別、自我認同,也指風格特色。這篇文章想呈現的是我觀察的現象,沒有任何批判的意思。我想反映的是:性別的刻板印象反而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商機,我們正身在其中,被互聯網操控我們的大腦,做出以為是自主意志的判斷。
世界風向的去男性化,有生物、化學、文化等等層面。
決定生理性別的關鍵是第23組染色體,女性為XX,男性為XY(SRY基因),促進育成生殖器官。即使後天施行變性手術,染色體結構不會改變。另外,就是內分泌的荷爾蒙(激素)。男女都有雄性和雌性荷爾蒙,差別在於分泌程度。已經有科學家研究發現,現代人的飲食攝取,吸收或催生了較高的雌性荷爾蒙,比如吃了施打或增添生長激素飼料的家禽家畜、加工和精緻食品。結果,女性性早熟,8- 9歲來初潮月經;男性皮膚光滑,乃至乳房隆起。
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化學產品,像是塑膠物、合成樹脂、殺蟲劑、清潔劑、化妝品、建築塗料…經由空氣、土壤、飲水、皮膚接觸等各種途徑,進入人體,也暴露在周遭,稱為環境荷爾蒙“(內分泌干擾素,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)。這種汙染對生殖的影響,表現在生育能力,男性精子質量及數量下降;女性不孕、易罹患子宮癌。
生理荷爾蒙、環境荷爾蒙,人們早有認識。今天我要談的是互聯網荷爾蒙,或者互聯網的荷爾蒙經濟
我在〈兩耳/兩腿之間(20181020日,《聯合早報》專欄)裡,提過:1905年英國醫學家史塔林(Ernest Henry Starling, 1866-1927)為影響動物成長發育、新陳代謝的化學物質,命名” hormone”,有激活奮起的意思,中文翻譯成荷爾蒙或激素。荷爾蒙不限於生殖系統,但是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性。
荷爾蒙經濟在互聯網構成之前就已經存在,比如情色、特殊醫療行業。日本人一般不大吃動物內臟,帶有地域色彩的內臟燒烤,叫做荷爾蒙燒烤“(ホルモン焼き),認為內臟富含血液和可以保持青春的荷爾蒙,隱約指涉壯陽的祕藥。
過去的荷爾蒙經濟站在男性的性需求角度發財,如今互聯網荷爾蒙更偏向女性/女性化。一個網路零售商總結出的獲利公式是: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男人,也就是說,少女是消費主力,是市場競爭主要拉攏的目標客群。也有人反對這種簡單粗暴的畫餅方式,指出男性的他經濟有龐大的購買力,只不過不會直接在網路下單。還有,愛貓的喵星族也不甘不在消費鏈上。
觀察這個獲利公式,男性敬陪末座的原因,我認為是基於互聯網的特性:分享、轉發、討拍、炫耀、吐苦水、求關愛、抱團取暖…這些,全部合乎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。如同麥克盧漢(Marshall McLuhan)說的媒介即信息,網路社交媒體的組織結構,決定了我們放送的內容,以及後續的心理期待(按讚、表情緒),為什麼越沈迷網路的人越容易憂鬱焦慮?互聯網軟化了人們,生出一顆顆易碎的玻璃心!
也別忘了,很多家庭由女性主導日常購物,你不把消費者捧成少女,餵她們萌萌噠的美夢,下一秒就有別的白馬王子來迎接她(的鈔票)。白王馬子不需要威猛粗壯,只要懂得愛我。滿滿的同理共感,被互聯網荷爾蒙激發創意。
男性去哪兒了?
在網上啊。
其中一個,在直播賣口紅哩!
部分內容刊2020620日,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上善若水專欄

By lofeni

讀書。寫作。教學。演講。旅行。我的日常生活。 作家。文圖學創發人。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