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神宗元豐五年(1082),貶謫黃州的蘇軾(1037-1101)至少三度夜遊赤鼻磯,寫下了前後兩篇〈赤壁賦〉及〈李委吹笛並序〉,成為畫家繪製「詩意圖」的依據。 本講座用文圖學的研究視野,以宋代喬仲常(約活躍於1125年)的《後赤壁賦圖卷》(美國納爾遜‧艾金斯博物館藏,The Nelson Gallery of Art Atkins Museum) 和明代文徵明(1470-1559)仿趙伯驌《後赤壁賦圖卷》為例,討論文學文本和圖像表現的互文關係。 講座紀要 文章導覽 幸福青春梦:1880年代至1960年代新加坡华文报纸广告中的爱与性 遞藏.題跋.複製:蘇軾《洞庭春色賦》、《中山松醪賦》書跡
衣若芬在花木兰3D 超写实数字人发布会致辞及展示AIGC作品《花木兰之歌》片段 Digital Human Hua Mulan song generated by AI and I Lofen 1 月 19, 2025 lofen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