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看得懂这篇文章的题目,可以直接告诉你,闽粤方言里说的“有镭(lui)”(有钱)的“镭”,除了可能來自荷蘭銅幣“duit”,也可能来自西班牙银元的“real”。
刚来新加坡的时候,特别喜欢逛市场。市场里不但有新鲜的食材,还有对我很新鲜的本地语言。
经常听到人说“镭”—“多少镭”、“有镭”、“趁(赚)镭”…。听久了,晓得“镭”就是指“钱”。新加坡朋友告诉我:“镭”是来自马来语duit。语言混合借用的现象在不同族群居住的地区很普遍,台湾的闽南语就遗留了不少日语,尤其是外来的物品,比如面包(パン,pan)。但是“钱”在汉字里早就有了,为什么还要借用其他语言呢?
后来看了一些资料,知道duit是17世纪在荷兰铸造的铜币,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尼等地使用而普及。D开头发音,怎么演变成了L开头的lui?而且写成汉字“镭”(lei2)?
曾经在爪哇和馬來半島居住十年左右的福建人王大海,在1791年完成的《海岛逸志》,写到和兰(荷兰)铸圆饼,其中“又有红铜铸者,中肖雌虎,名曰镭,以当钱文之用。”王大海把D开头发音的词记成L音还有另一个影响更大的,就是把durian(榴莲)写成“流连”。在那之前,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《瀛涯胜览》记述苏门答剌国的“臭果”叫“赌尔焉”。
最近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参观了“马尼拉大帆船”(Manila Galleon : From Asia to the Americas)特展,看到西班牙银元,发现它的使用范围更广,是世界首个国际通行货币。
西班牙1521年占领墨西哥,那里丰富的银矿成为铸造钱币的天然资源。我们看这一枚1734年的银币,年份两旁M上面有小圈,显示是在墨西哥城铸造。拉丁文VTRAQUE VNUM意思是将新旧大陆“合二为一”。中下方波浪上有两个地球戴着皇冠。根据1787年日本龙桥世子编著的《西洋钱谱》,右边的地球呈现美洲,左边是亚洲。护卫皇冠和地球的是神话中大力神的海格力斯之柱(Pillars of Hercules),指西班牙最南端,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两侧,分别位于欧洲和非洲的两大巨峰,宛如世界的尽头。海格力斯之柱上缠绕卷轴,两柱卷轴合起来的拉丁文PLUS VLTR,意思是“海外还有天地”。即使出了布罗陀海峡,就是未知的地方,“海外还有天地”强调征服全球的雄心壮志。
再看银币的另一面,环绕的拉丁文是“D G HISPAN ET IND REX PHILIP”,意思是“承蒙上帝的恩典,西班牙和印度群岛的国王菲利普”,这里指的是菲利普五世(Philip V,1683-1746)。皇冠下是哈布斯堡王朝徽章,左边的M代表墨西哥城,下面的F是铸币检验者的标记。右边的数字8是面额,这是8里尔(real),重约27克。我想,real也是“镭”的词源。
比较特别的是,这枚银币上面还有汉字,像是“信”、“石”、“仙”,这些汉字怎么来的?有什么目的吗?
在广州经商二十年的威廉·亨特(William C. Hunter,1812-1891)的《广州番鬼录》(The ‘Fan Kwae’ at Canton Before Treaty Days 1825-1844)记述了这种汉字戳的情形:经手的商号秤过银币的重量加印记号作为保证。所以,汉字戳就是这枚银币在华商间流通的历史烙印。
西班牙银元比起荷兰duit对新加坡贡献更大。在1823年被海峡殖民政府定为法定货币,并且成为1903年海峡元(Straits dollar,俗称叻币)钱币的成色和重量的模范。
现在,这枚银币属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,成了馆里的“镭”。
西班牙银元比起荷兰duit对新加坡贡献更大。在1823年被海峡殖民政府定为法定货币,并且成为1903年海峡元(Straits dollar,俗称叻币)钱币的成色和重量的模范。
农历新年将至,看看钱币,祝福大家“年年有镭”!